<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听新闻
        放大镜
        杜振新:把“街道小厂”打造成百强企业
          来源:检察日报

          郭树合

          杜振新(中)和公司研发人员交流工作。

          杜振新(前排右三)陪同济宁市委领导调研公司工作,介绍公司发展情况。

          杜振新全国人大代表、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制药小厂,一步一个脚印,打造成为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这其中有着怎样的艰辛和不易?日前,在山东济宁高新区的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内,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杜振新,听他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和履职经历。

          年轻有为挑重担

          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位于济宁市环城北路19号的红星制药厂,成立于1970年,是一家经济宁市红星街道办事处党委批准设立的“街道小厂”,两座红砖厂房便是它最初的模样。

          1988年,21岁的杜振新从新疆大学化学专业毕业,此时红星制药厂已经更名为济宁市第三制药厂。当这位年轻人一脚踏进这家制药厂的大门,便开启了与企业携手奋进、风雨同舟的人生历程。

          “我到第三制药厂报到后,被分配到研究室,从事技术开发相关工作。”杜振新说,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当时他的最高理想便是成为一名出色的企业骨干。

          1990年,已经从事两年技术研究的杜振新开始接触市场调研工作,在担任技术开发科科长的同时,还独立承担着全国医药市场的调研工作。作为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不久后,杜振新便被提拔为厂长助理,协助厂长处理生产运营管理工作。

          27岁那年,恰逢老厂长要回母校任教,时任厂长助理的杜振新顺理成章地成为新任厂长候选人。杜振新回忆,当时他还在北京开拓市场,接到任务后便马不停蹄从北京赶回来,投入到厂子的管理工作中。短短六年时间,他从一名技术人员成长为企业的“掌舵人”,工人们对这位年轻厂长寄予厚望。

          “说实话,当时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杜振新感慨地说,“我当时除了意外,心理压力确实比较大,毕竟300多人的饭碗摆在我的眼前。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

          改革创新闯新路

          担任厂长后,杜振新依然坚持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积累行业经验,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企业产品的创新工作。

          “我认为,临床常用药才是当时市场的趋势。但是,当时厂里的产品以片剂、颗粒、滴眼液等非临床常用药为主。”为此,杜振新上任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1996年药厂新上输液制品、1998年开始生产水针……他带着厂子里的300多名员工开始走上“推陈出新”之路。

          1997年,济宁市第三制药厂并入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成为集团子公司。次年,公司更名为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为了在市场打出一副好牌,杜振新决心推动企业改制。

          “改制,只有真正面向市场,企业才更有活力,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杜振新说。1998年7月,公司开始实施以股份制改造为主要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改就是两年。直到2000年,公司的改革初步完成,员工全员持股、经理班子持大股,员工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企业更加有活力,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改制后,杜振新带领公司领导班子为辰欣公司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公司抓住机遇,引进4条国内先进的玻璃瓶输液生产线。改制目标完成后的第二年,公司年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亿元。

          如今,公司年销售收入已经超过40亿元,利税近10亿元,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杜振新荣获山东省“发明创业奖”“山东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多项荣誉,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待遇。

          发展不忘回报社会

          杜振新常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企业发展了,一定不要忘记回报社会”。

          多年来,杜振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相关药品紧缺,在杜振新的积极组织下,辰欣公司全体员工加班加点,捐赠出价值几十万元的药品;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带头捐钱捐物,并第一时间安排公司为四川地震灾区支援急需的药品和百万余元善款;2009年,辰欣药业认捐2000万元设立“济宁慈善辰欣救助基金”,专门用于扶老、助孤、助学、赈灾和资助福利事业等。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杜振新积极认真履职,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包括完善现行药品审批程序、加快药品注册速度、支持新药创新等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医药行业发展建言献策,许多建议得到了答复和落实。

          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杜振新依据国内仿制药现状和当前政策背景,提交《关于改革国内BE试验管理的建议》。杜振新对记者解释,BE试验,即生物等效性试验,是指用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同一种药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剂型的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的人体试验。

          他认为,为解决BE试验资源严重不足问题,建议改革现行BE试验管理制度,允许非GCP认证(中文名称为“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但具备相关条件的医疗机构组织开展BE试验;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申报的仿制药品种在国内注册时,若为同生产线同处方工艺,则可共享使用国外开展的BE试验数据。该建议很快得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回复,也被列为2016年全国人大重点督办建议。

          作为企业界的全国人大代表,杜振新一直非常关注检察机关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工作。他说:“我了解到,检察机关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尽力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法治服务,我非常赞同。建议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严厉打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犯罪,织严织密企业司法保护网,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积极推进涉案企业合规工作走深走实,引导企业依法规范经营,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编辑:黄韵洁